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

Posted by Camel Reader | File under : ,
        丹尼爾‧尤金這位作家我並不熟悉,純粹是因為想對能源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,有更深一步的認識,而且能用一種全球的觀點和縱深去思考,所以才選擇了這本書,當然這本書作者的經歷,也是吸引我購買的原因。能源、國際政治與經濟的專家,這代表作者能將能源這個概念,放入全球的社會情勢當中去分析,而不是只以能源本身的發展去做論述,而能跟政治、社會、經濟進行構聯。而作者本身也是普立茲獎得主,這讓我有一個想像是,至少歷來普立茲獎得主似乎都不是學究型人物,能用大眾都能接受的筆觸去描寫,這樣至少我不會讀到一半,就因為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就宣告放棄。以上這兩個猜測,都在我閱讀完之後獲得證實。

        能源大探索分兩冊,並沒有明確分為上下集,而是用子標題去做議題探討和論述的分野,分別是《石油即將枯竭?》和《風、太陽、菌藻》,這樣看下來,用一般簡單的分類,可粗分為不可再生能源,也就是石化燃料及再生能源。從歷史的發展而言,我決定從《石油即將枯竭?》開始閱讀。

        如同我前面所講到的,這本書不光只是就能源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做一個報告,而是將能源放入社會情境當中去思考,而這樣的框架在《石油即將枯竭?》中相當明顯,前半段就從包括俄羅斯、中亞、西亞、中南美洲、非洲等產油國家的內部政策發展、政治社會情境的改變,和產油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等國際情勢的演變和外交拉扯,帶入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「地緣政治(geopolitics)」,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,「地緣政治是一種探討個人、組織或團體,因為空間分佈等的地理因素,經營政治的手段及方法。目前用於軍事外交等戰略分析方面較多。常常以地理因素為底,經濟社會、軍事、外交、歷史、政治等為面進行分析」可以發現能源不再只是能源,能源這個符號本身被賦予了權力、外交、經濟、國防、甚至是國家民族等多重概念,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意義。

        這一個部份還一直提反覆到另兩個名詞,那就是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,這也是一直在左右著已開發國家思維的重要概念,這兩個名詞所指涉的都是在國家意義的層次下,能否安全無虞的使用足夠的能源,而有多大的因素是受制於其他國家的。

        後半段的部分則是談到了化石燃料的未來發展,想當然,石油是否會枯竭這個問題是肯定的,但是什麼時候會枯竭實在是眾說紛紜,作者當然也沒法去下定論,但是作者也提到了目前化石燃料新的可能性,包括天然氣和頁岩油都是隨著科技的發展,使得開採變為可能,大大增添了化石燃料的能量,顯然作者是較為樂觀的,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,將會有更多能源被釋出。

        但是這也不是說作者認為再生能源的存在沒有必要性,因為相同的論點放在再生能源也是一樣的。作者提到現今發展最成熟的兩種再生能源,分別是風能和太陽能,但是兩種能源,或者我們可以說,所有再生能源都面對到同樣的問題,那就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來,隨著環境汙染、永續利用、石油價格因為國際情勢的發展而暴漲,導致再生能源漸被重視,但是隨著化石燃料的價格下跌,再生能源也再次遠離了人們的視線,甚至導致產業毀滅性的傷害,雖然在國家努力推動投入大量資金研究,漸漸地可以看到一些成果,但是再生能源所要面對的問題仍然是成本,若再生能源無法建立規模經濟,壓低成本,那再生能源永遠無法取石油而代之,這也是科學家所面臨最巨大的挑戰。後面也提到生質能源、電池科技、智慧電網等等都是再生能源科技中的未來之星。

        由於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,相當多的時空背景和政策發展,都是以美國為核心去敘述,所以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所要面對的情況當然不同,比方說現在台灣最火紅的核能議題,再者本書當中就沒有佔據非常多的篇幅,而是就各國的發展去做呈現,但是一些概念和發展絕對值得一讀,我認為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和展望,絕對值得一讀的,不要再讓政府告訴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。

        但是不得不抱怨的就是,時報出版的校稿能力真該好好加強,這樣一個需要準確數據的專書,確時常出現這種○%不知所謂的東西,實在讓我大失所望。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