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

Posted by Camel Reader | File under : ,
        光看書名或許還不回覺得這本書有什麼特別之處,但是它的子題「不用衛生紙的」紐約客減碳日記,絕對可以勾起大多數人的興趣和好奇心,因為除了陽光、空氣、水這些自然界的元素之外,衛生紙絕對是任何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人造物品,甚至你很難想像日常生活中完全不使用衛生紙,我們常常會提到節約節省,但是這麼極端的完全不使用,就真的讓人難以想像,想要一探究竟。
     
       當初會想要買這本書,首先是自己對於環境這類議題很有興趣,再來就是純粹被他的標題給吸引。一方面非常好奇,作者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達成零碳計畫,使用何種替代方式度過這一年,另外一方面就是覺得,這應該是會是相當有趣的一部作品,充滿了體驗失敗過程的趣味。

        讀完之後才發現,或許是書名給我的錯覺,認為這是一部記錄生活點滴的紀實小品,但與其這樣說,倒不如說是作者的生活感悟以及實驗心得,如果我們把他這一年,零汙染計畫,看做實驗的話。

        這本書著重在三個部分,一開始的準備和計畫初期的種種失敗經歷;因為執行計畫而結識的環保人士與其想法:以及在計畫的尾聲的一些感悟。這三個部分的第一部分,就是我們讀者最期待的地方,包括因為因為使用衛生紙擦鼻涕,使計畫剛開始就踢到鐵板,幫嬰兒的尿布尋找替代方案,不購買外賣食品等等,更不用說以騎腳踏車當作最重要的交通工具,這些部分都相當有趣,但是當你看到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時,我們最念茲在茲的,就是如何避免使用衛生紙,衛生紙的替代方案到底是什麼,作者卻著墨甚少,甚至希望大家不要再問了,因為這是他的私事,看到這裡,不免若有所失, 因為這就是我最想知道的地方啊!這也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可惜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第二個部分我最想提的就是,在地飲食這個概念,這當中所提倡的,就是希望所有人可以購買距離當地一定範圍之內生產的作物,並且食用當季的食品,最大的可能去減少運輸和保存食品所產生的碳足跡,,並且使用有機農法,提升土地的永續使用,而且通常與農民市集結合,也就是由生產作物的農民直接賣給消費者,不經過中盤商的剝削。在書中「公正食品」的寶拉提到250miles是他們認為符合上述條件的範圍,當然這是以美國當地為基準,若是以同樣標準放到是台灣,這個意義就不大了,因為250miles約等於400km,將近是台灣從南到北了,所以我也希望相關組織能夠制定出相關的準則,讓大家有依據去參考。在台灣,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是相當普遍的,大家都希望能在吃的過程享受,但是近幾年大家也開始慢慢注意到食品的生產過程,以至於有生產履歷等新的概念出現,但是在地飲食仍然是較陌生的想法。

        第三個部分,雖然可以感覺到作者盡量避免說教的口吻,但是其實就是在說教,作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,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和決心,並且要勇於展開行動,當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,開始為地球付出一份心力的時候,世界就會開始改變了。這的確是每個人,作為地球公民都應該要有的體認,每個個人都重要,每個人也都必須有所改變,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環境。

        這是一本易讀的書,至於有不有趣就要看個人的想法和感受。最後一部份,我必須誠實地說,有一種反覆在辯證一件很容易明白的事情,導致整本書的節奏顯得拖沓,這是我認為可惜的地方,沒有用一種乾淨俐落的方式結束。

0 意見: